隆胸新进展假体植入层次的比较

2018-10-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隆胸是通过应用质量优良和大小适应的乳房假体植入胸部,可以增加乳房体积,美化乳房外形,调整对称性,改善手感。随着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的不断改善,隆乳手术技术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其目的除了塑造协调美好的乳房外观之外,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损伤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基于此,对于现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隆乳手术方式的回顾比较是十分必要的。前文已就假体隆乳术的几种不同切口和植入路径进行了比较。本文就假体隆乳术的几种假体植入层次做一比较。

假体放置层次的常见类型

通常会选择将假体放置于胸大肌后(SP)、胸大肌筋膜后(SF)乳腺后和双平面。

胸大肌后

胸大肌后入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假体放置层次,几乎适用于所有选择假体隆乳术的求美者,其手术操作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分离层次,在行皮下深层脂肪分离是,注意及时辨别胸大肌外缘,以防分离过深而误伤腋窝深部血管神经,在找到胸大肌外缘后以手指行钝性分离,分离层次位于胸大肌深筋膜层,此时手感疏松易分离,且不易出血。分离时应离断乳房内下方所有肌束,对于存在胸廓畸形或组织较薄弱者,内侧分离时应格外小心,以防因分离不当或范围过大造成气胸或术后双侧乳房假体联通。对于不是过分瘦削的求美者来说,胸大肌后放置假体,由于有肌肉组织、乳腺组织覆盖,假体形态不易直接察觉。缺点是由于放置于胸大肌下,术中对胸大肌的损伤较重,术后疼痛感较强烈。由于肌肉本身的牵拉运动易造成早期假体向上移位。胸大肌后假体隆胸假体动态较差,于平卧是更为明显。手感较硬,并发症多,易发生包膜挛缩。

胸大肌筋膜后

采用胸肌筋膜下入路时,切口可选择腋窝或乳晕切口。该术式要求乳房上极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否则假体的褶皱可于体表显现。选择胸肌筋膜后入路,对于医生来说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中易出现分离层次不准确不清晰或筋膜分离破裂等问题。于该层次植入假体相对于胸大肌后入路困难,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优点是由于对胸大肌本身的损伤较轻,术后患者疼痛感较胸大肌后入路轻。由于乳房假体本身的作用便是一定程度上替代形态发育不理想的乳房,因此置于胸大肌筋膜下,更为符合解剖学标准。而且术后动态较胸大肌后入路理想。

乳腺后

与以上两种放置层次相比,乳腺后假体隆乳术在解剖学方面最接近乳房本身的特点。手术操作相较于胸大肌后及胸肌筋膜后入路来说容易,多可于直视下完成,损伤轻,恢复快。由于假体不受胸大肌束缚,相对动感较好,术前测量准确、假体选择适当的情况下,不易发生乳房上极过度饱满和术后假体向上移位的问题。该手术的缺点是,第一,由于假体表面缺乏肌肉组织覆盖而直接存在于乳腺后,对于乳腺本身发育不良或经产妇乳房松弛下垂者来说并不适用,因其容易显现假体边缘形态,易于体表直接触摸到假体。第二,选择该入路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和包膜挛缩的几率。

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

该术式为近年来国外较常用的手术技术,采取乳房下皱壁入路。双平面技术适用于乳房下垂松弛及乳房下极拉伸度差的求美者。简单来说,就是假体上半部分位于胸大肌后,而下缘则位于乳腺组织后。此概念最早于年提出,指的是假体植入层次位于胸大肌后面的间隙。特点包括:离断胸大肌下部的起点但不离断沿着胸骨缘的内侧胸大肌主体,目的在于达到在乳腺和胸大肌之间进行不同程度分离,以实现乳腺组织对假体覆盖的最佳化。术中要求医生依据经验来决定乳腺和胸大肌接触面分离的范围。

与胸大肌后隆乳术,双平面技术的优点有:第一,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并控制术后乳房下皱襞的位置,该方法对乳房下部形态的调整更为有效;第二,术后乳房内侧更为饱满;第三,假体移位风险降低。而与胸肌筋膜下或乳腺后入路相比,增加了假体上部的软组织覆盖。双平面法的缺点在于乳房下缘触及假体的风险增加。手术创伤大。出血危险增加。

赞赏

长按







































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uper-zone.com/xzhl/837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