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ldquo肿瘤君rdquo

2019-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重视心理疗法

一个健康人患病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则更为明显。紧张、焦虑、不安、孤独、恐惧、怨恨、悲伤、抑郁等心理失衡不同程度的出现。这些现象也将反复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念;患者的家属也应该照顾好他们,帮助患者走出癌魔阴影,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患者要用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切忌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要用自己的新生,证明人生的价值。黑龙江的一位农村妇女患了肺癌,用冲击疗法治疗4个疗程治愈后,为了回报社会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通过电话,积极为癌症患者做“话疗”,以亲身经历鼓励患者活下去,年她光荣入党了,并志愿捐献眼角膜和骨髓,她活得比一般的健康人更有价值。

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经过有效治疗病情得到缓解的病人,情绪乐观者复发率低,生存期长;情绪悲观者复发率高,生存期短。心理免疫学理论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途径是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即不良的心理因素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削弱免疫系统而导致癌症复发的。

《黄帝内经》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华佗的《青囊秘录》描写:“善医者先医其心,后医其身,其次医其未病,若夫树木之枝皮,花草之根蘖,医人疾病,斯为下矣。”强调通过医生的治疗达到患者的心理健康是治疗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医务人员如能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病人正确评价恶性肿瘤,坚定治疗信心,就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心理状态。癌症患者往往有恐惧、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反应,易产生厌世情绪。这时,家庭的支持是最大的安慰。必须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使病人认识到癌症在当今已不再是绝症。研究人员在研究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后提出,对于患癌后这一重大变故如何反应,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还是从此一蹶不振,悲观失望,这两种不同生活方式,对生存期长短有着极大的影响。美国有一位科学家曾收集并分析癌症患者的实例。他发现坚强的信念是其康复最重要的基础,而癌症患者死亡中,有超过1/2是由于心理恐惧而造成的。调整心理状态关键在于倾听与倾诉。肿瘤患者有许多思想负担:畏惧死亡,更畏惧痛苦;担心自己的疾病给家人带来经济、身心及生活等各方面负担;有未了的心愿等等……许多患者家属忌讳和患者交流与疾病相关的事情,更不愿谈论生死及后事。其实倾诉是一种最好的心理宣泄,诱导患者说出心中的苦闷,心理治疗就成功了一半!除了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外,家人的真情倾诉也很重要,直接告诉患者:“我们家遇到了大麻烦,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战胜它,因为我们不能失去你。”和患者一道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制定合理的财政计划,如:每年拿出多少钱用于治疗,多少钱用于补养等等。要鼓励患者多交友、多培养兴趣爱好,适时松弛身心对于癌症病人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气功、太极拳、游戏、看小说、看电视、旅行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要克服得了癌症带来的恐惧感、失望感、孤独、忧郁、怨恨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长时间陷于这种不良情绪中,只能使自己的免疫功能更趋抑制,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病人可通过琴棋书画等,陶冶情趣,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等,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愉快的精神状态,从而调动和激发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复发和转移的目的。总之,只要大家能正视生命,正视人生,保持豁达、乐观、勇敢和顽强的精神面貌,调整不良情绪,以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的生活方式来对待癌症,癌症康复并不是高不可及的。

要有规律,适当锻炼

无论作息时间、学习娱乐都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可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样,肿瘤的复发、转移也就无机可乘。适当锻炼是健身、治病、养病最好的方法。

癌症病人发病后,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习惯。每个癌症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能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按节律正常进行,如每日起床、洗脸、漱口、进食、排便、锻炼、工作、休息等形成良好的规律,既利于身体健康,又利于肿瘤康复。

肿瘤病人康复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本身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维持和恢复病人的生理功能,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的信心。

许多肿瘤的发生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起居无规律、过度疲劳,以及上述喜食腌、熏、油炸食品以及偏食等都是癌症发生的潜在因素。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我们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癌症的措施,是21世纪预防癌症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为紧迫的是要大力戒烟。香烟烟雾中含有几十种有害物质,包括烟焦油、3,4-苯并芘等致癌物。吸烟者的肺癌、肝癌、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均较不吸烟者为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肺癌发病率,吸烟者可为不吸烟者的10.8倍。因此,必须戒掉吸烟的不良习惯。其次,在癌症康复过程中,每个病人都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起居;可参加一定的户外活动,一般以散步、做操、气功等并不剧烈的运动为主,以不感到疲乏为度。运动可调节免疫、促进代谢,促进体力的恢复,还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加快有毒物质排泄,从而减少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可能。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治疗后生存长达8年以上的肿瘤病人中,有91%的人一直在坚持各种方式的体育锻炼。可见,锻炼对肿瘤病人的康复确实有效。但是,也有不少患者由于锻炼不得法,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受限制,但恰如其分地掌握好运动负荷量是关键。若运动负荷量不足,则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若运动负荷量过大,反而影响康复。锻炼时的最佳呼吸状态应是呼吸加深加长,呼吸节奏加快但不乱,这时说话应没有明显的上气不接下气现象。锻炼时,如果没有呼吸加深加长,说明运动量不足;如果出现气喘,呼吸节奏紊乱,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减少运动量。快走、慢跑、自行车、游泳、太极、踢毽、空竹、跳舞、瑜伽、门球、高尔夫等任选一二都是值得推荐的好项目。

肿瘤病人在早期和中期,康复治疗不能替代抗肿瘤治疗,对于进展性和晚期病人,康复和姑息治疗虽不能治愈疾病,但能有效地缓解痛苦,维持和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性康复

指在抗肿瘤治疗前,预防性锻炼和提高某些将要受损的生理功能,增加耐受力,减少并发症和功能损害。例如放疗可能引起软组织和肌肉的挛缩,病人在放疗之前能够遵医嘱进行肌肉的锻炼,可减轻软组织和肌肉的挛缩。

恢复性康复

主要是针对经过根治性肿瘤治疗后的病人,恢复其治疗前的生理功能状态,和心理状态,使其重返社会和工作。例如乳腺癌手术后上肢功能和肩功能的恢复,胸部的整形;开胸手术后的肺功能恢复等。

支持性康复

.指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后导致的永久性功能损失的病人,如何维持现存的生理功能,指导其进行适应性的生活,最大限度的保持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例如胃肠道手术后的营养,排便,泌尿系统手术后的排尿;颅脑手术后的认知障碍的代偿等。

姑息性康复

主要为晚期肿瘤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支持,通过应用各种辅助设备,进行功能训练,最大限度的恢复自理能力。例如截瘫病人的躯体锻炼,其他疾病病人的床上躯体锻炼;各种排便和活动辅助用具;信息交流设备等。

现代医学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肿瘤可以治愈或使病人带瘤生存。肿瘤病人的康复治疗不仅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更是肿瘤病人和家属的需要。我们应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哲学基础,重视恶性肿瘤病人在综合治疗全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肿瘤中医康复治疗体系,重视个性化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转移几率,帮助肿瘤患者从疾病困境中走出来。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成功地将癌症这一凶恶的致命性疾病变成温和的慢性疾病,就像大家熟知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一样,只要坚持治疗,就能与疾病“和平共处”,拥有与健康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人瘤共存”维持肿瘤患者良好生存质量,这已经不再是梦想与口号,也不再是极少数人创造出来的奇迹,只要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上述家庭康复原则,再结合恰当的专业治疗,癌症是一定可以战胜的!

西安医院肿瘤科内科

尹晓然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肿瘤内科专家门诊

周一下午肿瘤康复及免疫治疗专家专病门诊

地点:门诊三楼肿瘤内科诊室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uper-zone.com/xzhl/838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