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美丽陷阱
2023-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扁平疣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04/8812967.html
原创辰彤中国市场监管报收录于合集#就市说事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也要讲科学,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据报道,近日,医院连续接诊3位皮肤严重溃烂患者,3人均被诊断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了解,3名患者为瘦身都曾在美容院打过溶脂针。医生表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多与吸脂、药物注射等有关,或因操作消毒不规范等导致,治疗至少要半年。
其实,有类似遭遇的并不止这3人。这些人接下来怎么办?就这么“因美而伤”?此类事件的发生,不知能否为“后来者”敲响警钟。
笔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询,没有发现任何用于注射溶脂的药物。此外,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曾于年7月发布警示案例称:溶脂针在我国没有正式批准,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
如今,美容整形的机构越来越多,医疗美容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据报道,年,某网红在某医美机构做抽脂手术后,因感染致使全身多器官衰竭去世。杭州市卫生健康委通报,这是一起医疗事故,该机构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年,有消费者在某医美机构做“自体脂肪面颊填充术”时因麻醉意外身亡。经查,该机构无麻醉科诊疗科目,没有全身麻醉资质。
对医美行业进行有效规范,必要且紧迫。部分医美机构一味鼓吹产品或服务疗效,虚构夸大医生资历、医美机构资质荣誉;有的通过“刷单炒信”、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虚构交易、虚假评价;有的在网上进行不正当有奖销售,误导消费者;还有的通过“整容要趁早”等不良价值观医美广告,传导输出网红、明星类的单一审美观,推崇过度人工塑造的“标准美人”,制造容貌焦虑,实现过度营销;有些机构甚至在无证无资质的情况下“裸奔”经营……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增加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风险,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只有进一步加强监管,让医美机构切实做到“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才能将不规范者淘汰出局,进而避免“美容变毁容”事件的发生。
此外,医疗美容从业者也是有“门槛”的。据了解,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应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进入“执业医师数据查询系统”查询验证。
整治医美乱象,“他律+自律”是不二法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医美机构也应心中有敬畏、胸中有道德,不干不该干的事,不赚不该赚的钱,否则,“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早晚的事。
胖瘦皆有风采,高矮各有风度,健康之美才最美。为了皮囊更好看,而损害了内里,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甘愿自投“陷阱”,那才傻了。
作者
辰彤
编辑
黄星蓉
监制
周山
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原标题:《小心“美丽陷阱”》